原标题:以“六个引领”推进退役军人领域各项工作提升
近年来,州退役军人事务局聚焦退役军人服务痛点堵点,强化组织引领、政治引领、服务引领、思想引领、治理引领和作风引领,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强化组织引领,切实把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好。按照“五有”标准,建成州、县、乡、村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1129个,配备专兼职人员1700余名,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服务体系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退役军人服务工作格局,让退役军人领域基层治理有支点、有保障。
强化政治引领,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将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扛稳扛牢,优化转业军官安置流程,接收安置55名转业军官,安置工作实现“三方满意”。创新退役士兵安置“七步工作法”,安置退役士兵581人,在省内率先将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管理岗和专技岗。退役军人移交安置工作稳居全省前列。
强化服务引领,切实把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好。始终全心全意落实退役军人期盼诉求。健全党委政府推动、政策措施促动、社会力量联动、就业平台带动的就业创业“四轮驱动”模式,全州每年新增退役军人就业900人以上,落实220余名退役军人创业贷款扶持,享受贴息490余万元,做到就业创业全程服务。创新开展烈士祭扫“六个一”服务,建成“1+8”网络祭扫平台,接待来文祭扫人员103万余人次,做法在全省转发学习。组织开展“情暖老兵·关爱帮扶”等活动,帮扶救助844位服务对象151.6万元。
强化思想引领,切实把退役军人教育管理好。始终将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长期系统性工程抓紧抓实。组建“老兵宣讲团”,开展宣讲80余场次。邀请臧雷、史光柱等战斗英雄来文宣讲老山精神、英烈故事,让退役军人成为引领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力量。积极构建双拥教育阵地,命名24所“双拥示范学校”、4所“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开设双拥课堂、讲述拥军故事。2025年4月,文山州首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强化治理引领,切实把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好。始终注重激励退役军人主动投身边疆社会治理实践。组建892支5928人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围绕服务退役军人、服务军人军属、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开展活动4.4万余人次,先后被《云南日报》等媒体采访报道10余次。鼓励退役军人加入村(社区)工作队,村“两委”中“兵力量”从380名增至441名。打好老区、老山、老将、老兵“四张牌”,让老将老兵成为文山老区、老山精神的宣传者、代言人,100余名老首长挥毫泼墨寄语文山,厚植文山双拥底色。
强化作风引领,切实把退役军人权益维护好。始终以严实的作风将退役军人的切身利益稳稳落实到位。及时兑现优待抚恤补助12亿余元,办理“两保”接续1068人、优待证49044张,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援助站点400余个,为退役军人和军人军属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400余人次,办结法律援助案件10余件,切实维护服务对象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