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投资驱动”到“产业引领” 文山高质量发展迈向“质效双升”
“十四五”以来,文山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专班化实体运作推动实施系列三年行动,持续壮大“三大经济”,大力发展“四大重点产业”,扎实推进“深、联、帮”专项行动,全州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新突破、新提升。
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500亿元新台阶。“十四五”期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6.3%,规上工业总产值迈上千亿台阶。2024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4.2%,对全州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8.9%。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2020年的32.2%提高到2024年的62.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较“十三五”末提升3.37个百分点。
“三大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资源经济打出“特色牌”,锌铟锡铜等有色金属传统产业支柱地位持续巩固,以绿色铝、清洁能源发电、硅光伏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工业发展新动能,特色农产品、三七等中医药精深加工能力显著增强,使文山成为全省工业经济的一张名片。园区经济按下“快进键”,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创新,沪滇“16+16”园区共建机制不断完善,设立7个省级开发区,实现8县(市)全覆盖,砚山、富宁产业园区入选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口岸经济跑出“加速度”,天保、都龙、田蓬3个国家级一类口岸全部开通,创新推出“边民互市+”贸易模式,开通农产品和鲜活产品“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预约通关。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迈出新步伐。建成绿色铝产能343万吨,产能占全省近一半、全国近十分之一,成为全国绿色铝产能最大的州(市)、“北铝南移”的标志区和全省最大用电负荷中心,“铝原料—电解铝—铝材精深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全产业循环链逐步成型。文山三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被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八角、辣椒、生姜种植均列全省第一位,肉牛存出栏规模列全省第二位,西畴兴街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4+N”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具象化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三七之乡康养文山’”旅游旅居品牌,普者黑创成国家5A级景区,涌现了文山七都古镇、马关龙树脚、丘北仙人洞、广南六郎城等一批旅行热门地和旅居打卡地,老山国际春茶节、普者黑花脸节、中越民歌会等文旅促消费活动不断掀起热潮。国家试点丘北电网侧独立储能及省级试点麻栗坡共享储能项目、文山市新型储能项目建成投运,百度智能云(广南)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的营运开辟了数字经济“新赛道”,加快培育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下一步,文山州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经济行稳致远,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山实践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