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广南:动态监测+精准帮扶 让脱贫攻坚成果“稳得住、不反弹”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16:40:04  来源: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三)丨广南:动态监测+精准帮扶 让脱贫攻坚成果“稳得住、不反弹”

  “十四五”以来,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将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聚焦动态监测、动态帮扶、动态消除的“三个动态”工作机制,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织密织牢防返贫“安全网”,全力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稳得住、能巩固、可提升。

图片

  广南县莲城镇圆梦社区是文山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对象涉及全县18个乡镇70个行政村256个村小组1596户8034人,有汉、壮、苗、瑶、彝等10个民族。候连杰一家从杨柳井乡阿用村委会洒拉冲搬迁来圆梦社区,母亲独自带着他和弟弟生活,靠打零工勉强支撑。眼看候连杰即将大学毕业,一家人即将看到希望曙光,盼着他能撑起这个家,可突如其来的腹痛打破了一切,医院确诊为尿毒症,每周需做3次透析,每月高额的治疗费让本就拮据的家雪上加霜,失去劳动能力的他一度陷入绝望,这个刚要摆脱贫困的家庭,又面临返贫风险。

图片
图片

  圆梦社区网格员杨正强在日常排查中发现他家的困境后,第一时间上报,将其纳入监测户,并启动“一户一策”帮扶方案。在医疗保障方面,工作人员协助他办理了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原本每月1万多元的医药费,经报销后个人仅需承担1000余元;在生活保障上,为他办理了城市低保,每月能领取554元低保金。“我们在开展排查的过程中,就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家长里短、房前屋后的细节里找风险。多走一步、多问一句,就能早一点发现风险,对疑似有返贫风险的群众,第二天会再次上门核实,确保信息准确。”网格员杨正强说。

图片

  考虑到候连杰病情稳定后有就业意愿,且身体状况适合轻度体力劳动,社区干部又为他申请了社区的公益性岗位——“环境卫生保洁员”,负责社区内垃圾收集和转运工作,每月工资800元,工作地点就在家楼下。如今,候连杰不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还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生病那阵子,想着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是网格员和社区干部帮我渡过了难关,现在还有了稳定工作,有了这份工作,日子也有盼头了!”圆梦社区群众候连杰感激地说。

图片
图片

  圆梦社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采取“平台推送+部门预警+入户走访+自主申报”等多种方式,常态化监测摸底数,全面了解农户家庭情况,充分研判群众因灾、因病、因学等因素返贫致贫风险,符合条件的第一时间纳入监测,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帮扶。目前,纳入监测31户124人,已消除风险29户119人。

  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就像一张“安全网”,及时兜住了每一户面临困境的家庭,用精准的政策、暖心的服务,让脱贫攻坚成果在群众的笑脸中不断巩固。截至2025年9月底,全县新识别监测对象227户831人,目前全县共有监测对象5383户22760人。通过帮扶,风险已消除4831户21046人,风险未消除433户1285人,人均纯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风险可控。

  要让脱贫群众的日子真正越过越红火,光靠“兜底保障”还不够,关键还要让群众有持续增收的门路。广南县重点推进产业帮扶,围绕特色种植养殖、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通过“企业+合作社+监测户”的模式,为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支持,让群众从“靠政策帮”变成“靠产业赚”,真正实现收入稳定增长、生活长久向好。

图片

  在广南县那洒镇长箐村委会长箐村郭仁刚的养殖场里,脱贫户王武国正推着投料车,熟练地给圈舍里100余头膘肥体壮的高峰牛喂料——这是他每天的固定工作,也是全家稳定增收的“定心丸”。以前,王武国是那洒镇魁母甲村委会河对门村的脱贫户,曾因缺乏稳定收入来源,担心日子又回到从前。而郭仁刚的养殖场依托“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帮扶模式,不仅吸纳周边80户296人以土地入股分红,还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自合作社开业起,王武国就来这里上班,负责砍草、喂牛、拉草等工作,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工资。“现在有了固定活计,收入稳当当,再也不用愁家里的开支了!”王武国笑着说,产业帮扶让他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底气。

图片

  就业帮扶车间广南那洒仁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高峰牛116头,带动5人就业,其中脱贫户2人。2024年9月3日,仁刚合作社被那洒民旺村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并购进行扩容增岗。“目前‘村投’公司运作的项目有工程、养殖、酒店餐饮、农资超市等,通过多元产业布局,为群众增收致富搭建坚实平台,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近就业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通过务工获得稳定收入,还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上下游关联就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广南县那洒镇民旺强村公司董事长郭仁刚介绍。

图片

  广南县那洒镇民旺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在帮扶车间扩容增岗后,提供32个固定工作岗位和200余个零工就业岗位。公司以联农带农分红模式,把收入的10%作为脱贫不稳定户、监测户帮扶资金,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产业+就业”利益联结机制,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图片

  “十四五”时期,广南县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培育形成了“高峰牛、八宝米、茶叶、油茶、果蔬、中药材”等六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8.9亿元。脱贫人口就业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务工就业规模连续4年稳定在7.7万人以上。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丝毫不能松劲、一刻不能懈怠。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关键任务持续发力,提升监测帮扶质效,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抓实产业和就业这两个‘增收关键’,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不断优化完善帮扶政策,确保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广南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陈锡树表示。(罗嫒龄)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