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砚山:垃圾“变身”绿电的绿色生态发展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16:22:41  来源: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十四五”砚山答卷丨垃圾“变身”绿电的绿色生态发展路径

  “以前村里垃圾没人处理,现在出门干干净净,没想到垃圾还能用来发电”谈到海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落地运行——作为全省首家县级垃圾焚烧处理厂,它不仅为砚山破解了“垃圾围城”的难题,更成为全县绿色发展成效的一个缩影。

830b42479bf37345e440bda2599026ce.jpeg

  在砚山县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中控室内,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各项数据,清晰记录着这座由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运营的环保设施,如何科学、高效地将县域内的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变废为宝”。

  据砚山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于2015年8月入驻砚山县,2017年建成一座日处理能力3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占地面积4.2公顷(约62.6亩),总投资1.6亿元。配套建设1×300t/d机械炉排垃圾焚烧锅炉+1×6MW汽轮发电机组,主要包括垃圾接收与贮存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该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年发绿电量超300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全部上网,相当于可满足约5.7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有效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

5ee681e541bdc621a89ce4084a97fc0f.jpeg

  砚山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处副处长高自荣说:“我们是砚山县首个县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承担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任务。项目严格执行环保标准,二氧化硫、二噁英等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标准,厂区周边空气质量与普通区域一致。”

  年发电量超3000万千瓦时,垃圾渗沥液处理后回用,炉渣资源化制成环保建材,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为县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支撑。

c0f82f39828bbdbc322cc2fd66845a05.jpeg

  “垃圾去哪儿?钱从哪儿来?”砚山用一套闭环体系交出了答卷:“户清扫、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流程里,县包乡、乡包村(社)、村(社)包村(组)、村(组)党员干部挂包到户,把保洁费、门前三包写进村规民约,实行清扫保洁制度、垃圾收费制度,形成砚山县特有的“农户自筹+财政奖补”模式。

  如今,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更通过焚烧发电实现资源循环——垃圾焚烧产生的电能并入电网,渗滤液经处理后回用于厂区冷却及绿化用水,炉渣可制作建材,真正实现“吃干榨尽”。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经累计处理垃圾78.6万余吨,实现经济价值1.54亿元,做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双促进。

b47bfcd9ee35219183fb06a3321b8fe9.jpeg

  “以前垃圾靠填埋,气味难闻还占地;现在焚烧发电,既干净又能发电。”群众的直观感受,折射出砚山县垃圾治理的历史性跨越。自海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运以来,砚山县人居环境实现“蝶变”,乡村呈现出“道路整洁、庭院雅致、鸟语花香”的新面貌。如今,每逢周末,不少周边游客慕名而来,体验乡村生态之美。

  维摩彝族乡长岭街村委会三尖山村小组村民李兵说:“以前的垃圾经常堆在房子前后,夏天味道大,虫子也多。现在就不一样了,村里面专门配置了保洁员、垃圾桶,每天都有人清理,路上垃圾很少见了。傍晚我们带着孩子在村里面散步,还能闻见路边的花草香,又干净又舒心。”

5c7ac2a01b276c45eabbe1263e0abee6.jpeg

  生态改善的同时,民生福祉也在同步提升。海创项目落地后,不仅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还通过“师带徒”“专项培训”等方式,培养出30多名懂技术、会管理的本土人才,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拿稳定工资”。

  2017年大学毕业的王仕平,恰逢海创项目在砚山落地,他顺势加入成为早期员工,不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更在企业成长中淬炼至今,如今已是电厂的电气技术骨干。

  砚山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电气技术工人王仕平说:“我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公司工作,目前已经工作了八年。心里还是非常高兴的,企业落地之后,为我提供了一个回到家乡工作的机会。”

  海创以“专业技术+本土实践”的组合拳,把生态改善变成了人人能参与、人人能受益的民生事。如今,砚山的绿色答卷还在续写,当垃圾焚烧的热能点亮万家灯火,海创引擎驱动的砚山,早已把“生态美”酿成了“百姓富”的甜,把“环境优”做成了“产业兴”。这条以绿为底的路,越走越稳,越走越有奔头。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