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一口锅一只桶 文明花开满村落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2日 09:31:00  来源: 云南网-文山日报

原标题:一口锅一只桶 文明花开满村落

连日来,记者穿梭在马关境内的村村寨寨,目睹了村容村貌的完美蜕变。目之所及,处处皆美景,村民犹如生活在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里。在这背后,有扶贫干部的辛苦奉献,有党员干部的带动示范,有《村规民约》红黑榜,还有村民的奇招和“法宝”。

一口锅一只桶,装着垃圾装着文明

文明不文明,首先看卫生。

6月4日,记者来到南捞乡新发寨村。沿途路边的格桑花摇曳生姿,正竞相怒放。

村口,路坡下长满一人多高的象草,翠绿茂盛。“这里以前全是杂草刺蓬棵,种上象草既美化环境,又能养牛喂马,一举两得。”新发寨村村长江才明告诉记者,“现在村子到处干干净净,只见落叶不见垃圾。”如江才明所言,不管是村外大道还是村内小道,都像水洗一样干净。空气清新,闻不到牛马粪便臭味。

路边,一栋两层小洋楼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房前屋后,被花花草草装扮得尤为漂亮。“快来家里喝茶。”正要外出干活的主人王正许看见记者一行,热情地邀约。当他推开家门,记者迈进去的一只脚立即缩了回来,只见地板擦得锃亮,能照出人影,屋里家电家具一应俱全,温馨整洁,和城里人家无异。唯恐踩脏地板,记者止住脚步。

在村里转了一圈,所到之处,清一色的敞亮整洁,绿藤攀墙,花香满院,农具物件堆码整齐,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鸡要关,狗要拴,牲畜要入栏,牵牛出门粪要铲。”“请爱护公共环境”“幸福生活干出来”……醒目的标语、提示牌在村里随处可见,提醒村民时刻爱护自己美丽的家园。

拐弯处,记者看到一位大妈背着孩子正在清扫道路。莫非是村里的清洁工?记者上前询问才知,原来是大妈刚赶羊回家,途中羊把粪便排到了路上,她拴好羊立即回来清扫。“村里这么干净漂亮,我们都要共同爱护,谁弄脏谁打扫,不然还要罚款呢。”大妈乐呵呵地说。(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看,这就是我们村治理脏乱差的法宝——垃圾池,以前是一口锅,这个是锅的升级版,每家都有。”村长江才明指着一户人家门前的水泥池告诉记者说。只顾欣赏美景,记者真没留意这些池子,因为里面根本无垃圾。“村民随时都在清理,他们都知道,清理干净才不会滋生蚊虫。”江才明说。

见识了这口“锅”带来的蜕变,记者去到隔壁的小三村寻找那只“桶”。

“叮当!叮当!……”一进村,就听见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循声望去,一村民正赶着一辆牛车往家走,他的手上果然提着一只桶,格外显眼。“大爹,你提的桶是做什么用啊?”记者上前问道。“用来接牛屎啊,牛一拉屎就用桶接,这样就不会把路弄脏,大家都卫生嘛,村里干净了,我们也好过。如果牛屎拉到路上,还要罚款呢。”大爹笑着说。

“每个村子都有《村规民约》,将村民的陋习搬上红黑榜进行曝光,让大家在比较中提高文明意识,改变村民的思想,渐渐地,村民出门必带一只桶一把铲,已经形成习惯。”同行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

小三村、新发寨村,两村相依,相互媲美,日子过得让城里人羡慕。这一口锅一只桶,装的不仅是垃圾,更是装着文明,装着村民日渐富足的生活。

从“贫困脏乱村”到“幸福文明村”

建设文明乡村,关键是村民腰包要有钱,生活富足,否则全是空谈。

“别看新发寨村现在这么干净漂亮,以前脏乱差臭,垃圾遍地,脏到下不去脚,村里鸡飞狗叫,苍蝇蚊虫乱飞。”新发寨村党支部书记、村长江才明说,村子完美蜕变,可是费了不少劲。

由于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为了整顿村容村貌,改变脏乱差,村里大会小会强调,扶贫干部苦口婆心劝导,但是根本没人听。说急了,有些村民不高兴,回应“农村不就是这个样?不脏不乱还叫农村?又不是城里,哪有这么讲究”。有些群众发牢骚说,“鸡关着养不长肉,又要忙着干活赚钱,哪有时间铲牛粪!”闻听这些,江才明明白,群众没钱,任何工作都不好开展。

新发寨村是一个典型的偏僻村、贫困村、落后村。2010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700元。2014年,村两委换届,备受群众信赖的江才明再次当选。面对村里的贫困现状和群众寄予的厚望,江才明开始思索如何发展产业,带领群众拔穷根摘穷帽。

精准脱贫,产业先行。村里没有稳固的产业,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脱贫致富就是一句空话。经过几番思考,江才明决定外出取经。他自费带领几个村干部到马白镇下寨村考察蓝莓产业,又到西畴莲花塘考察桃子产业。大家都觉得不合适,最后又远赴四川苍溪考察核桃和猕猴桃产业。通过对比分析,依托本村资源优势,最终决定种植猕猴桃。取经归来,开始大张旗鼓发动群众。“能不能整的吃?能不能卖出去?”面对新鲜产业,群众满是问号,怕投入的资金打水漂。为了消除群众的疑虑,江才明带领党员率先试种,有部分胆大的群众也跟着一起干。当年,村里共发展200余亩猕猴桃。

看着猕猴桃日渐茁壮,村民喜上眉梢又愁起了销路。为了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江才明开始积极筹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大家报团取暖,共同发展。在党支部的带领下,2015年,村民成立马关县锦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合作社成立之初只有40户农户入社,到了2018年就达到了52户,其中有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猕猴桃的种植面积也由当初的200亩发展到600余亩。

2018年的金秋时节,第一批种下的猕猴桃已经果实累累,按照市场每亩产值1万元计算,当年促农增收200余万元。看到真金白银,村民所有的疑虑全部消散,跟着开始种植。尝到甜头的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又种植了200余亩砂仁、2000余亩杉树……2019年,江才明带领群众将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亩,为群众带来更多收益,让群众的腰包更鼓。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村子当然要更美了!在农村,很多人习惯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自留地或是房前屋后,有的村民甚至把垃圾扫到路上。为了改掉这些陋习,村里通过召开群众会想出一个招:每家门前都安放一口锅当作垃圾桶,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同时,制订了《村规民约》,如有发现每次牛、马等牲畜排便不清理者罚款50元;严禁在村内堆(晒)牲畜粪便,违反者罚款200元。要求家畜家禽必须圈养,狗必须拴养,若有违反者罚款50元。否则,村卫生监督队将立即进行扑杀。实行人畜分离、厨卧分离,厕所和洗澡间入户,节能灶和清洁能源广泛使用,庭院种上蔬菜、鲜花,构成一幅“村美、民富、人欢乐”的美丽乡村画卷。当记者夸赞村子漂亮,家家整洁时,“现在的农村都是这个样。”一村民笑着说:“真没想到我们也过上了文明生活,垃圾不再乱倒,说话懂得礼貌,白天辛勤劳作,晚上读书看报。”

据了解,为加快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马关县狠抓思想引领、“关键人群”、制度保障,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弄干净 摆整齐 搞绿化 建文明”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好经验。以“美化、亮化、净化”为重点,制定出台了《马关县乡风文明建设三项突出问题整治奖补考评办法》等政策,大力开展环境卫生“脏乱差”整治工作,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巾帼妇女展风采、师生小手拉大手、公职人员“工作一人、整治一家、带动一片”等一系列工作,总结出“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的马关经验,推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常治长效。提高群众环境治理的参与度,让群众慢慢养成了习惯自觉,努力形成支部带、干部领、群众跟的浓厚氛围,激发大家共建、大家共管、大家互爱、大家共享的家园情怀。

乘着乡风文明“三项突出问题整治”的东风,如今马关的村村寨寨,乡风文明村容美,村民生活越来越甜,越来越惬意。(王玮 李正红 窦文金)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