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任祖舜:教书先生华丽转身,扶贫路上“添砖加瓦”!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31日 09:05:17  来源: 云南网

  在坝心乡,有这样一位教书先生,30多年的教师生涯在校园里写下的是桃李满天下的辛勤。退休后,在山村,他写下的是脱贫攻坚的无私奉献,原来的任老师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教育生涯在脱贫路上有了延续。他就是坝心乡陡舍坡村人——任祖舜。

  30多年的教师生涯 桃李满天下

  记者来到坝心乡陡舍坡村村民任祖舜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和“光荣退休”的牌匾。

  见到记者的到来,任老师很是热情,和记者说起了自己30对年的教师经历。1971年,他加入了教师队伍,当时是民办老师,1979年转为公办教师,在坝心乡陡舍坡小学教书。那些年的陡舍坡村,条件艰苦,来来回回走了不少教师,而任老师因为就是土生土长的陡舍坡村人,对家乡的情怀让他在曾经的穷山沟坚持了30多年,到2003年光荣退休,任老师已是“桃李满天下”。

  坝心乡陡舍坡村党总支书记 左奎川

  任老师,一直以来在陡舍坡教书都受到群众的欢迎,每教到哪个班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并吸收了他披村、华竹箐的学生来陡舍坡小学读书,一直教书到退休。

  打开尘封的记忆 似水流年

  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不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还有留存一世的“红本本”。昏暗的房间里,小学汉语拼音的墙贴似乎瞬间熠熠生辉,一本一本的荣誉证书在老旧的柜子里被翻出,上面还有些许灰尘。拿着一摞荣誉证书,任老师像个孩子一样和记者分享着……

  任老师开心地说:“你看,这张是1977年文山县革命委员会发的先进教师奖状,这个是文山州人民政府在1986年发的光荣册!”

  带头致富 陡脆李的引路人

  翻看着抽屉里留存10多年的备课本,任老师长吁短叹,时光总是抓不住,后又豁然开朗,教育工作虽已结束,但在脱贫攻坚到来时又得以延续,那就是带领群众栽种陡脆李。

  说到陡脆李,任老师嘴角上扬,带着我们来到了他的李子地。别看着今年已过花甲的他,爬坡上坎,一点儿也不含糊。手指着3亩多的这块李子地,介绍着陡脆李的故事。2003年,任老师退休后和妻子一起在家打理庄稼,后来儿子成家之后,妻子来到文山城带孙子,家中有老人需要赡养,任老师便留在了村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村里有两棵较老的李子树,果子味道特别好,又脆又甜,决定把它发展起来。

 

    坝心乡陡舍坡村委会陡舍坡村村民 任祖舜

  我养牛、养猪,但是经济效益不好,后面陡脆李卖到1—2元,我们村的这棵母树光靠原生苗来发展是困难的,它靠树根长出来,这家挖2棵,那家挖2棵,这个发展不起来。

  经过10年的培育、驯化、选优,培育出现在的陡脆李,具有果大、皮薄、肉细、色青脆甜、成熟早的特点,成了坝心乡的又一水果地理标识,陡脆李比普通李子早上市一个多月,因口感好,果色墨绿,如翡翠般晶莹剔透,很受顾客青睐,蕴藏着很大的商机。

  2014年,任老师根据本村海拔低、气候温和坡陡难耕种的实际,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植了3亩陡脆李,挂果之后,卖十元一市斤,而且在商场上供不应求,一年卖下来有三万多元的收入。见到他种植陡脆李收益不错,很多村民络绎不绝地到他家来参观学习,请教怎么种植,怎么管理。他耐心地给村民们讲解和指导,在任老师的带动下,陡舍坡村的几十户村民跟着种起了陡脆李,种植规模越来越大,管理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坝心乡陡舍坡村党总支书记 左奎川

  我们这个品种是本地的老品种,外边的人进来尝到觉得好吃,他就想着发展这个李子,通过供穗,没有栽种桃树,用自己的穗苗嫁接,供给坝心乡,通过带动之后,在管理方面,任老师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

  坝心乡陡舍坡村委会陡舍坡村村民 李立兰

  以前我们栽种三七,三七败了之后,看到任老师栽种陡脆李,那两年价格不高,卖三块多一斤,但是其他水果也卖不到这个价格,所以我们也自己培育苗了,栽种起来!

  千亩陡脆李 群众有盼头

  2018年陡舍坡村大概有200亩陡脆李有收益,批发价7-10元一斤,零售价甚至卖到15元一斤,在村委会的组织下正式成立了陡脆李合作社。2019年,坝心乡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和气候优势,利用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和“占——补”等项目,整合获得的上海市静安区对口帮扶资金100万元和农户自筹及投工投劳55万元,总投资155万元左右用于发展陡脆李产业。

  据了解,项目建成后3年进入初果期,按亩产2000市斤结算,农户每亩可获利6000元。5年后进入盛果期,按亩产5000市斤结算,农户每亩可获利15000元。整个项目受益覆盖16个村民小组,共有353户1206人,其中,档卡户有79户237人。目前已完成陡脆李种植1696.6亩,覆盖他披、陡舍坡、高笕槽等几个村,成为当地群众最大盼头。

  【记者手记】任老师通过10年的不懈钻研和实践培育陡脆李,带领群众发展陡脆李产业,在教育的路上做到了“桃李满天下”也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做到了“桃李满天下”。(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忠磊 沈静娴 供稿)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