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将文山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
近年来,我州努力打造以康养为特色的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推动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通过在线上抓智慧化提升、在线下抓高质量发展,改善了旅游环境,提升了旅游体验,促进了产业发展。
在1月17日举行的文山州“两会”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州文旅局局长刁颖向记者介绍:“十三五”期间是全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旅游产出效应明显。2016年至2020年,全州共接待旅游者1.4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16.43亿元,年均增长15.56%和16.88%。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75亿元,超额完成“十三五”旅游产业规划中“到202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0亿元”目标任务的145.8%和163%。“旅游业对全州GDP的贡献几乎达到‘半壁江山’。”刁颖说。
据统计,目前全州拥有43家国家级旅游景区,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8家(待批)、3A级旅游景区34家;有旅行社22家、分社11家、服务网点39家,注册导游184人;星级饭店15家、精品饭店6家、五星级旅游民宿9家、四星级旅游民宿5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约3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15万人。旅游业已成为文山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成为文山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成为推动文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们的目标是将文山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打造成连接南亚东南亚跨境旅游的重要国际通道。”刁颖介绍,今后一段时期,全州文化旅游业将继续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树立大旅游概念,坚持把文山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布局,围绕现代消费新趋势,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增强文山旅游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十四五”期间,旅游业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刁颖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州将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高A级旅游景区及旅游特色小镇、半山酒店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大力发展康养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及跨境旅游,到2025年,全州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70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000亿元,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以上,旅游产业成为全州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产业、动力产业和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35年,全州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3.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458亿元,占全州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让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州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