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我明天要去文山看病,现在能开通行证吗?”可以的,来所上值班室就可以办理。“请问一下,结婚嫁到外县,迁出户口需要在哪里办理?”直接去迁出地所在派出所办理即可。
考虑到辖区道理交通不便,为了让人民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进一步增强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杨万边境派出所拓宽为民服务通道,积极搭建网上服务平台,推出警民“聚能”微信群,将各村委会的负责人拉进群,辖区群众在生活中遇到需要民警解决的问题,只需要跟村委会反应,就会有社区、户籍民警前来解答,“群友”们也会帮忙出主意。
宣传 通讯员供图
不仅是公安业务“百事通”,更是宣传群
警民“聚能”微信群服务面涵盖户籍业务、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等等方面。有了这个群,民警就在群众身边,警民沟通有了更为快捷便利的途径。目前,有事找民警变成了有事@民警,社区、户籍业务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警民“聚能”微信群同时也是该所面向人民群众做宣传的重要窗口。民警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最新的政府通告、防疫要求,还会讲解民法典,进行反诈宣传等等,切实将服务与宣传工作齐抓共建,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宣传 通讯员供图
不仅是权威发布,更是“暖心小贴士”
“和大家说一下,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出麻栗坡必须要来派出所开具通行证!警务室也可以开具通行证,所上人多需要排队,怕会影响群众出行”。
一段暖心的文字,一颗服务为民的初心,这样的警民“聚能”微信群传递不仅是权威资讯,更像是一个个“暖心的小贴士”,无形中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也变得更加高效。
反诈宣传 通讯员供图
不仅是有求必应,更要主动出击
由于杨万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年轻人大部分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一直都是这里民警所关心的。每年这个派出所都会定期组织慰问贫困学生家庭,在学校开学,放假等重要事件段,都会组织安保送学活动。
通过警民“聚能”微信群民警了解到,紫胶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浩因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年迈腿脚不便不能送自己入校有些害怕,坐在校门口不肯进入学校,民警小吴化身“暖心”奶爸单膝跪地,紧紧攥住小浩的手,耐心安抚,还给小浩讲故事转移注意力。不一会,在民警的帮助下,小浩便开心地与其他同学上学了。
民警护学 通讯员供图
一个小小的微信群,就能为群众提供“零距离”的服务,用高效便捷的实际行动打通了群众的“心路”。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群”有所应。
云南网通讯员 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