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柱祥:阿车大寨里的一颗闪闪“红”心暖着民心!
在文山古木镇有一位“暖男”——刘柱祥,村民的生计难题,家乡发展上的重重挑战都刻在心里。于是,他辞去原本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化作一颗“红”心,温暖着“阿车大寨”村民心。
发挥余热 加入基层红十字会
刘柱祥原是文山市古木镇阿车村委会大寨村的一名乡村教师,从1971年参加工作就在村里当老师,一当就是15年。退休后曾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任职,待遇还比较乐观。2019年4月,文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找到刘柱祥,想请他来参与负责家乡基层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但是没有酬劳,是一份公益性的工作。他怀着对家乡和人民的爱,没多想就将地产的工作辞了再次回到大寨村,在基层红十字会的岗位上继续“闪闪发亮”、“发光发热”。
阿车村也是市红十字会的基层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活动室就是他们的阵地,刘柱祥在阿车村基层红十字会中任副会长,主要工作负责贫困救助、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及人道主义动员等内容。
古木镇阿车村基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柱祥说:“我们在活动室经常开展急救培训,比如村民们被农具伤到了要如何处理,怎么进行伤员急救等等,我们也会在这里开会,村民们很喜欢这里。在我的组织下,村里也成立了文艺队,他们经常组织来活动室跳舞,我们在活动室建设的时候就把门口的台子做得比较大,可以当作他们的戏台。”
困难重重 挡不住为民办事的心
再次回到村里的工作中就遇到了一些“不如意”。他告诉记者,活动室的原址是一个脏水塘,一年四季流着脏水,臭气熏天,对村里的环境污染也很大,于是他自发找到原文山市环保局说明情况,并顺利申请到了改造资金。令他没想到的是,改造工作卡在了没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这一环节,村民们说占他用了公共资源给他们用水造成了困难,不让改造工程实施。同样的问题在村里修路的时候也出现过,有的村民因为占了自家的地所以不同意修路。而这些都没有让刘柱祥放弃改造,他坚持说,改造完他们享受到便利就会改变观念了。
文山市红十字会博爱家园项目中还有一个已经实施3年的“生计金”项目,通过借款让村民发展养殖业来带动村民生计。整个项目也是刘柱祥辅助文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推动实施,考察每一个借款的村民,让5000元的“养牛”启动资金真正落到有需要的群众手里,将“输血式”变为“造血式”助农增收。
成绩斐然 初心不变
因为阿车村委会基层红十字会工作出色,成绩明显,2020年,阿车村委会被评为《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这份荣誉云南省仅有三个,刘柱祥本人也在2019年、2020年连续获得《云南蒲公英徽章》。无论是当教师还是现在的红十字会副会长,刘柱祥的初心都没变过,一心一意只为家乡谋福利。刘柱祥表示:“这些奖项对我个人来说不重要,都是他们推荐我去当的,其实我想把机会留给那些年轻人。接下来,我也还是会为了让家乡越来越好,把工作做好,为家乡的发展献自己的一份力,关心每一位村民,让上面的政策第一时间惠及他们。”
老百姓在受益的同时,也在大大小小的事情当中感受到刘柱祥这位“暖男”的关爱,以前的“不理解”和“谩骂”如今都转变为了尊敬和喜爱。刘柱祥付出的一点一滴也都让文山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常务副会长李晓元表示,每次看到村民们受益后还款的笑脸,心里太激动了,这个捐款箱里都是受益村民自发的捐款,看到一张一张“爱心传递票”,能够看出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当然,这个“成绩”更离不开刘柱祥这颗闪耀的“红”心。
聚民心、暖民心。刘柱祥这颗闪闪“红”心,一直温暖着老百姓,又唤起一颗一颗“红”心,让大家一起“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