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文山:在壮乡苗岭描绘绿色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18:30:16  来源: 文山新闻网

  原标题:【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在壮乡苗岭描绘绿色美丽画卷

  九月的文山大地,硕果累累,稻谷飘香,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秋的广南县,3万余亩八宝米稻谷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在八宝镇八甲村,从高空俯瞰,蜿蜒的河流沿线,金黄色的谷穗与河水、村庄相映成画。走在壮乡苗岭的田畴大地上,随处可见农民们正忙于收割稻谷,采摘成熟的瓜果。欢笑声与收割机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了悦耳的丰收交响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现代农业发展五彩斑斓、欣欣向荣的美丽画卷,正在文山大地上徐徐展开。

  引进新品种 注入新科技 文山大地产业兴旺

  文山州气候立体,光热充沛,空气优质,土地肥沃,农产品种类丰富,区位和通道优势明显,发展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文山州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强化林农产业政策扶持,聚焦农村产业发展难题,加快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基本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村有产业基地、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

  走进砚山县稼依镇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来自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近200个水果品种被汇聚到了一间母本实验室中。燕窝果、黑草莓、热情果……这些水果品种经过培育、比对、改良后,公司工作人员挑选出适宜文山种植的品种,推广给周边农户种植,产品最终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该公司负责人介绍,2020年,公司的水果出口总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总销售额突破1亿元。果树上沉甸甸的果实,变成了果农们腰包里实实在在的收入,让当地的农民喜不自禁,稼依镇种植户张军说:“我们现在栽种的燕窝果,过去我见都没见过,现在光栽种燕窝果,我家一年的收入有四、五万元。”

  该公司的发展,只是文山州农业与科技结合的一个缩影。在文山这片沃土上,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文山州现代农业已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来自农业部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州实现粮食总产量169.76万吨,实现“十九连增”;以三七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160万亩;蔬菜、辣椒、肉牛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59户;农牧渔业总产值达到360.72亿元,比2015年增长5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余元,比2015年增长55.9%……一连串数字,直观地呈现了文山州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规划引领 协力共进 “一县一业”初具规模

  文山州气候和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禀赋独特,区位和通道优势明显,作为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决策部署的州市之一,文山州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后花园”的最佳场所。

  5年来,文山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的“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实现到2025年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达到千亿元以上目标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持续稳步发展,壮乡苗岭的田间地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农业发展景象。

  全州各行业主管部门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产业选择精准、项目实施精准、政策扶持精准、受益对象精准”的发展要求,相继出台了《文山州“十三五”高原特色产业规划》《文山州特色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文山州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市场、社会齐心协力发展农业产业的格局。截至2020年底,全州累计投入农业发展资金2.66亿元,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4928个。其中,123家企业与36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绑定6.3万余户农户发展产业;251家企业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绑定5.8万余户农户发展产业,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助力全州实现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特别是2021年以来,文山州围绕“做精农业,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做美农村,促进农村全面进步;做富农民,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目标,按照省委对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安排部署,大力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建设,集中力量培育“一县一业”,聚力打造文山“绿色食品牌”。

  文山州盛产三七、烤烟、辣椒、八角、甘蔗、草果、油茶、核桃、八宝米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其中,7个县(市)是“中国特产之乡”,创建“一县一业”资源优势明显。在州级层面安排部署下,各县(市)纷纷聚焦中药材、蔬菜、水果、花卉、肉牛、食用菌等重点产业,以提升主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市场化水平为抓手,“一县一业”创建初具规模。其中,文山市和砚山县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广南县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

  在持续巩固以上创建成果的同时,文山州集中资源和力量培育壮大西畴县乌骨鸡产业、麻栗坡县魔芋产业、马关县以砂仁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丘北县以辣椒为主的蔬菜产业、富宁县八角产业,力争更多的县进入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名单。通过抓“一县一业”创建,实现“以点代面”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同步协调发展,形成“一县多业”发展格局,着力构建集生产、加工、储存、物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培育龙头 创建品牌 现代农业发展未来可期

  “绿色食品牌”是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的三张牌之一,也是文山州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2019年、2020年,文山州相继制定出台《文山州关于进一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山州肉牛产业发展扶持方案》等政策措施。2020年,安排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切实加大打造“绿色食品牌”的支持力度。与此同时,州级层面成立了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8个重点产业专家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2020年12月,在九届州委第十次全体会议上通过的《中共文山州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已明确:“把文山打造成为全国优质绿色现代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

  2021年2月25日,州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把“绿色食品牌”做出特色、做出亮点,围绕最具优势、最具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集中资源和力量培育打造“一县一业”。会议提出,要突出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创建、市场开拓,努力打造一批优势产业基地、试验示范区和产业园区,全力推进我州8个“百万示范基地”建设。即:建成百万头高品质肉牛基地、百万亩高效蔬菜基地、百万亩高品质水果基地、百万亩高品质木本油料(香料)基地、百万担优质烤烟基地、百万亩高品质食用菌基地、百万亩优质高效高产粮食基地、百万亩高档药材基地,打造文山高端、有机、天然的“绿色食品牌”。

  就三七产业发展,文山州提出,要加强三七基地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提升改造,打造一批优质品种种植企业、高端产品加工企业,提高产业附加值,把三七做成一个能够让大家广泛使用的保健型产品,力争把三七产业建成千亿级产业,打造成世界“三七之都”。

  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我州大力实施品牌培育带动行动。重点打造独具特色、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名牌农产品,支持企业申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让文山的“土特产”变成“抢手货”。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州内企业申报省级“10大名品”“10强企业”“10佳创业企业”评选,文山大地捷报频传:云南中康食品有限公司“我走鲜”牌水果番茄获云南省“10大名菜”称号,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七丹”牌三七获云南省“10大名药”称号,云南八宝贡米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5个系列产品,被评为第15届中国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此外,砚山县农业示范区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山市农业科技园区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文山市农业科技园区和砚山县农业科技园区被评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产品质量提升了,销售渠道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不断增多。近年来,文山州进一步加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电商人才培训、扶贫产品展销平台建设,加大“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直采直销力度,充分利用拼多多、京东、天猫等平台销售农特产品。2020年,全州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达179.52亿元,同比增长9.69%,在全省排名第二。“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已经成为我州现代农业销售的主要模式之一。

  2020年,全州累计创建“绿色食品牌”重点产业面积663.35万亩,实现综合产值496.43亿元。今年1至6月,全州实现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综合产值286.6亿元,同比增长7.35%。乘着文山州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东风,在州委、州政府大力实施扶农、支农、惠农系列措施推动下,文山州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未来可期。(杨发慧 陆志芳 陈明凯)

责任编辑:黄磨西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