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用活了“家门口的车间”,为群众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丰富的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坡脚镇结合实际,利用马夹冲村委会蔬菜基地,依托“家门口的车间”,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在马关县庆叶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里,工人们在地里忙碌地采摘菜心,呈现一幅繁忙劳作画卷。带着孩子在地里采摘的唐金花,洋溢着喜悦。她告诉记者:“我很开心能遇到一边带他一边上班赚钱的机会,能这样陪伴在他的身边,看着他一天天长大,真的很幸福。”
马关县庆叶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钟绍鑫介绍,每天有近200名群众在基地里务工,他们主要从事采摘、分拣、装框等工作。“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比出去打工强多了。”正在地里忙碌的村民卢美香高兴地说。“我家就在上面的梁子寨村,我就来这里做工,家门口就能务工,很好很方便。”
据了解,基地总面积达1000余亩,轮流种植烤烟、大豆、菜心等当季蔬菜,主要销往海南等地,年产蔬菜4000吨,年生产总值可达1400万元,带动了周边群众及外地务工人员30000人次农户就业。同时,合作社通过租赁的方式整合农户分散的土地,吸收当地农户进入基地参与管理和从事生产加工活动的方式,集中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实行“保底工资+计件+分红”的分配模式,让当地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拿到的工资,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工人采收的工钱要比他们在外面100元一天的工资高,他们从早上九点到下午六点半,就能得到180~190元的收入,大家都很高兴,他们把土地租给我们合作社, 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地租有收入了,做工收入也比以前高了,大家的幸福感就更高了。”钟绍鑫说。
近年来,马关县持续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着力推进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逐步把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工厂建成“发展车间”“致富车间”,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田增产,托起了群众稳稳的幸福,走出了一条企业得效益、群众家门口增收的“双赢”发展之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程攀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