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上门打扫房间、季度健康监测、生日惊喜陪伴……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一项温暖的“阳光家园计划”正悄然改变着154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障人士的生活。通过“居家托养+上门服务”的创新模式,马关县用专业与温情编织成网,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生活的温度。
南山幸福社区里,重度肢体一级残疾的陈玉林家中飘来阵阵清爽气息。服务人员熟练地擦拭窗户、清扫地面,还细致地为他刮去胡须。临走时,崭新的毛巾和四件套整齐摆放在床头。“瘫痪4年,工作队像亲人一样,每季度都来帮我收拾屋子、做康复训练,心里特别踏实。”陈玉林摩挲着柔软的被单,眼中满是感激。
在马白镇华力新村,一场特别的生日会正在进行。服务人员捧着蛋糕、带着红包敲响道茂焕家的门。当《生日快乐》歌声响起,这位特殊的“寿星”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总记挂着我,打扫卫生、陪我聊天,连生日都记得!”这样的温情时刻,在“阳光家园计划”实施过程中已成常态。
为打造“专业+温情”的托养服务,马关县构建起全链条服务体系。从基础生活照料到康复训练指导,从健康监测到心理疏导,专业团队用600余人次的健康监测、700余人次的贴心服务,为每位服务对象建立专属成长档案。“我们不仅要让他们住得干净,更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内容,让更多残疾人沐浴在政策阳光下。”马关县残联副理事长李建道的承诺掷地有声。如今,这项充满温度的计划正化作一束束暖阳,照亮残障人士的生活,托起他们稳稳的幸福。
云南网记者 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