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人工巡护遭遇复杂地形的阻隔,当地面监控在广袤山林中显露盲区短板,一场林业管护领域的科技革新正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悄然上演。近日,该市向全市14个乡镇、3个街道林技站集中发放21台先进无人机,并同步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正式开启森林草原林政资源管理和防灭火工作无人机监测管护新模式,为林业管护装上“智慧翅膀”。
随着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码,文山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但传统森林防火手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人力巡查效率低、覆盖面窄,在高山密林、夜间等场景下难以实现有效监管。在此背景下,无人机凭借灵活机动、监测范围广、响应速度快等优势脱颖而出,成为破解林业管护难题的“利器”。文山市林草局立足实际,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投入专项资金采购先进无人机设备,推动林业管护从“人海战术”向“科技智防”转型升级。
此次配备的无人机堪称“全能战队”,不同型号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测绘无人机3E以高精度测绘能力,快速构建森林资源“数字地图”,为林业规划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多光谱无人机3M化身“森林医生”,通过光谱分析实现植被健康监测与病虫害预警;热成像无人机4T则是火情侦察的“夜视先锋”,即使在浓烟蔽目、黑夜笼罩的复杂环境下,也能凭借热成像技术精准锁定火源。此外,每台无人机均标配喊话器,实现空中宣传与应急指挥“一键切换”,大大提升管护效能。
为让无人机尽快“上岗服役”,文山市精心组织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训。技术专家从无人机工作原理讲起,结合护林防火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在早期预警、火点定位、火场勘查等关键环节的应用价值;在实地操作环节,讲师手把手教学,从设备组装调试到航线规划拍摄,每个步骤都进行细致示范。参训学员热情高涨,在反复练习中迅速掌握操作要领,一支懂技术、会操作的林业管护“尖兵”队伍初具雏形。
“以前靠两条腿翻山越岭,一天巡不了几个山头,遇到恶劣天气或复杂地形,巡查基本‘靠运气’。”参训学员童凤昆感慨道,“现在有了无人机,一键起飞就能实现高空俯瞰,实时画面回传,盲区、死角一目了然,防火工作心里更有底了!”
文山市林草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无人机的投入使用,是文山市林业管护迈向智能化、精准化的重要一步。今后,将持续加大科技装备投入,深化无人机在森林资源监测、生态修复、林业执法等领域的应用,不断完善“人防+技防”协同机制,织密织牢森林防火安全网,以科技力量守护绿水青山,为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筑牢绿色屏障。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王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