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砺剑行动 | 砚山公安:巧用“四招” 破解护学难!
砚山公安
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无小事”的工作理念
针对城区学校
点多分散、交通乱象突出的问题
加强分析研判
聚焦重点、精准发力
巧用“四招”有效破解城区护学难题
2025年以来
查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政案件
同比下降25%
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7%
进一步当好校园安全“守护者”
答好校园稳定“平安卷”
“望闻问切”找问题
精准把脉用实招
“望清”实际情况。在上学、放学期间,到砚山县各小学、幼儿园开展实地查看5次,确切掌握上学时段校园门前及周边道路交通情况,排查梳理问题、深度分析原因、提出工作思路。
“闻听”基层声音。多次召集城区执勤小组长、参与护学的民警辅警召开会议,充分听取大家意见,通过视频监控等方式梳理校园周边交通堵点和瓶颈,认真破解护学难题。
“问询”校方意见。主动与城区36所学校、幼儿园负责人见面沟通,广泛征求学校安全负责人、安保人员意见,落实“一校一策”护学措施,倡导学生家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志愿者参与护学行动,维护校园门前交通秩序。
“切准”问题关键。在实地走访调查、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找准校园门前“潮汐式”交通规律及停车难、停车乱的根本原因,反复征求各方意见适度调整,让护学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对症开方”用新招
“推调治”破难题
推演护学方案。多次组织民警辅警对护学措施进行桌面推演,盘活道路拥挤路段的非机动车道等道路资源,规划摩托车、私家车“即停即走”停车区域处,引导接送学生车辆分类停放。对砚山老城区校门口采取单向循环通行举措,减少交通堵塞。
调整护学勤务。明确“机关全员参与城区护学”的原则,科学调整勤务安排,为护学人员配备手持喇叭、口哨等辅助工具,通过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全面保障护学措施落地见效。
治理交通违法。城区巡逻警力加强校园周边路段巡逻管控,对违法超员超载、不戴安全头盔、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劝导和查处,配合综合执法、市场监管部门取缔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现象,确保校园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
强推护学“新模式”
“护战效”提能力
以护学岗守护为支撑。全面摸底辖区学校学生规模,科学部署警力,在学校附近重点路段,采取“警力+民力”相结合,在民警辅警开展护学岗的基础上,整合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志愿者等群防力量参与护校安园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城区护学岗共投入警力6400余人次、车辆2100余台次,发动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12000余人次,为校园护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以实战化提升为导向。坚持以“演”护航,以“练”筑防,紧密结合城区治安特点,提前将各类涉校园突发事件场景进行模拟预设,对城区校园安保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讲解法律法规、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开展实操培训。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城区涉校应急演练4次、安保人员实操培训4次,切实提高校园安保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以高效率协同为支撑。以辖区各校园为中心,聚焦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构建“图巡+车巡+步巡”三位一体的“巡”“防”“控”新模式,全时段开展巡逻排查,及时发现并预警各类突发情况。目前,共开展涉校网络视频巡查3200余次,组织开展车巡1080余次,民、辅警开展步巡3200余次,全方位有效巩固校园周边治安防控安全底板。
“标本兼治”用妙招
“宣讲牵送”重宣传
进校“宣”交规。对城区学校落实“一校一警”联系制度,挂钩民警辅警进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砚山县公安局60名“法治副校长”、378名“第二班主任”,定期进校园进行交通安全、法制知识宣讲,围绕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真实案例,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全面增强学校师生的法治观念与法律意识。今年以来,开展法治授课77次,覆盖25519人次,开展“一对一”安全健康教育7116人次。
线上“讲”安全。利用学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提示,讲解护学安全措施,发动学生家长相互监督,志愿协助值周教师、学校安保力量维护校园门前交通秩序。
小手“牵”大手。各学校落实“1、5、30”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即每天放学前1分钟以上的安全教育;每周五放学前5分钟以上的安全教育;节假日前30分钟以上的安全教育)反复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再由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推动护学工作取得实效。自开展“小手牵大手”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以来,校园周边交通拥堵情况得到极大缓解。
送“安全”宣传头盔。在学校上下学时段,开展送“安全”宣传头盔活动,向未佩戴安全头盔的家长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发放“安全”宣传头盔,头盔上印有醒目的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和公安局官方标识,并现场示范佩戴步骤,纠正误区,确保每位家长正确使用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