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日赚万元!文山这“吃垃圾”的虫子是何来头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15:32:00  来源: 云南网

  提到长相恐怖的昆虫和酸臭的餐厨垃圾残渣,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可是今年6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柳井乡通过招小商引进文山虻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以租赁村集体土地的形式发展黑水虻养殖,仅投产1个月时间,就实现毛收入21万元。为何这种“吃垃圾”的虫子如此有“钱”景?让我们一起去了解~

  小小虫子全是宝

  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了位于柳井乡三角地村委会老元宝山搅拌站区内只见一个被塑料薄膜包裹住的大棚里,飞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虫子,看得人不寒而栗。

  文山虻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罗金称为我们揭晓了谜底,这种昆虫就是黑水虻。黑水虻属节肢类、水虻科昆虫,它的幼虫体型丰满,头部很小,呈黄黑色。黑水虻幼虫在自然界以动物粪便、腐烂的有机物和植物性垃圾为食,能够被用于餐厨垃圾和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它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各种动物所需微量元素,幼虫可以直接作为饲料喂养鸡鸭等动物,还可以用于提炼蛋白、油脂,用于医疗化妆行业,黑水虻的幼虫粪便烘干后加工成有机肥还田,在环保领域有着巨大的作用

  早在2018年发现该商机的罗金称就开始在红河元阳试验黑水虻养殖。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他先后在红河州、贵州投资建厂,探索出了一套“短周期存活率高、见效快养殖模式。今年6月,在柳井乡政府的招引支持下,罗金称租下老元宝山搅拌站15亩的闲置用地,并于8月5日投产养殖。“目前公司建有4个养殖棚和1个产卵棚。由于当前厨余饲料供应量不足,公司主要以养殖种虫和销售虫卵为主。从虫卵到种虫、成蛹、成虫产卵,完整周期只需38天。罗金称介绍。

  每天可吃4-6吨厨余垃圾

  在饲养大棚里,工人正在将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投入喂养池,一团团白乎乎、胖嘟嘟的黑水虻爬满池底,开始新一轮大快朵颐。罗金称告诉记者,饲料来源是黑水虻养殖的关键目前,公司每两天可从文山滨南环境服务有限公司13吨的厨余垃圾孵化后的黑水虻幼虫将经历大约一至二周的“暴食期”,平均每天能吃4-6吨的厨余垃圾。要满足商品虫规模化养殖,每天至少能消耗20吨厨余垃圾。根据目前饲料缺口问题,限制了产业的张。

  “每天可产出虫卵约12公斤,主要销往江苏、山东、辽宁等地,都是先付款后给货,5公斤以下的小客户1元1克,5公斤以上的大客户8角一克。目前日均销售额超1万元,截至8月5日投产以来,累计毛收入已达21万元。”文山虻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罗金称说道。

  和传统餐厨垃圾处理方式相比,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不仅成本低,且经济效益高。作为一项创新的环保产业,黑水虻养殖实现城乡有机生物垃圾“生物、绿色、无害、零碳”处理,形成“厨余垃圾+黑水虻养殖+鸡鸭养殖+生产有机肥”的生态处理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产业价值高带动就业

  该项目落地后,公司已招募9名本地工人,负责投料、打包、采集虫卵等工作,月工资4000元并包吃包住。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之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而且年租金还为三角地村委会添了一份村集体经济。“两个标准养殖棚可支撑一个产卵棚的虫卵生产,而每50克虫卵能产出200公斤商品虫。未来,若厨余垃圾供应充足,将转向商品虫养殖,扩建加工区,增加产品销售种类,提升产值。”文山虻盛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罗金称说道。

  黑水虻养殖,在文山乃至全国尚属新兴行业,柳井乡的精准引入,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供稿

责任编辑:韩艳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