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兴街镇龙坪村的500亩高标准农田里,稻浪翻滚、金穗垂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近日,西畴县农科局联合州级部门,在此开展水稻“三新”集成技术示范区测产验收,农业专家团深入田间“把脉问诊”,用科学数据见证技术赋能农业的实效。
测产现场,专家团队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在示范田内随机选取多个采样点,手持专业工具精准丈量田块面积;技术人员仔细抽取稻株,逐一测定穗粒数、千粒重、水分含量,现场计算亩产量。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为后续评估“三新”技术应用效果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三新’技术示范的核心,是在保产量、保质量的基础上减化肥、提效益。”文山州土壤肥料工作站高级农艺师肖盛顺介绍,通过测土配方明确土壤养分需求,再按作物生长规律精准配肥,既能推动产量提升,又能减少化肥污染,实现绿色种植。
据了解,“三新”技术即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的集成应用。今年以来,西畴县聚焦水稻产业升级,重点推广“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水溶性肥料+喷肥无人机”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施肥“一炮轰”的粗放方式。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后,每亩水稻化肥使用量减少3公斤以上,节本增效超30元。
“以前化肥用得不少,产量却上不去。现在有了‘三新’技术,技术员常来指导,无人机帮忙施肥,稻穗颗粒更饱满,产量明显提高了。”种植户侬孝查看着自家稻田,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该技术根据不同地块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阶段“量身定制”施肥方案,不仅优化了施肥结构,更让水稻种植实现了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今年的丰收,不仅是产量的提升,更彰显了农业科技的综合效益。”西畴县农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以“三新”技术为抓手,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如今,龙坪村的水稻示范成果已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让更多农户看到了科技兴农的广阔前景。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王沙 李秋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