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孩子顶嘴是叛逆,没想到是独立意识在觉醒,这课听得太值了!”近日,丘北县锦屏镇常青社区“家长夜校”内,40余名家长围着家庭教育讲师申国梅,就“作业拖拉”“亲子沟通”等难题追问“非暴力沟通”技巧,现场笔记、提问声不断。这场以“携手共育,点亮未来”为主题的首课,正式拉开了当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序幕。

今年以来,丘北县紧扣“群众在哪里,夜校就办在哪里”的原则,把“家长夜校”搬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用活火塘会、院坝会、农家书屋、乡村文化广场等“接地气”场所,让家长不用跑远路、不耽误白天农活,就能坐下来学知识。每当夜幕降临,家长、老师、村干部,再加上机关单位、群团组织的志愿者、爱心人士,便围坐一堂,在拉家常中聊教育、议家教、话乡风,从亲子沟通、科学育儿,到廉洁家风、村规民约,让家庭教育的火苗在夜色里越燃越旺,推动家风家教从“单向倡导”变成“多元参与”。

针对家长最犯愁的育儿难题,各乡(镇)“家长夜校”还开出“定制课”“分层课”,让知识学得透、用得上。曰者镇用情景模拟演示“积极倾听”三步法,帮家长破解“孩子不愿沟通”的困惑,家长陈先生直言:“以前总怪孩子叛逆,现在才懂,没听懂孩子心声的是我们自己”;锦屏镇聚焦不同年龄段需求,设置“入园适应”“幼小衔接”课程,还现场采集留守、困难儿童需求,建立帮扶台账;八道哨乡结合汛期特点,把道路交通安全、防溺水、防诈骗知识搬进夜校,让家长“学家教、懂政策”两不误;温浏乡邀请法治副村长“以案说法”,解读未成年人保护法,150场宣讲惠及5000余名群众。

聚焦“一老一小”关爱需求,丘北县统筹全县资源,将家风家教、法治宣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心理疏导等内容融入“家长夜校”。截至目前,全县115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开展“家长夜校”200余场次,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搭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更在丰富农村夜间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文明新风浸润家庭,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张娅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