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文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产值突破5000万,马关黄精喜获丰收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0:19:06  来源: 云南网

  走进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大栗树乡的黄精种植基地,一派热闹场景映入眼帘,铁锹翻动泥土的“哐当”声、装袋搬运的“簌簌”声与务工群众的谈笑声交织,近百名农户分工协作,男工弯腰深挖块茎,女工指尖翻飞清理泥土,数百袋饱满的黄精在田埂上堆成“金垛”,一幅丰收画卷正火热铺展。

   

  “这地里长的可不是普通药材,是实打实的‘金疙瘩’。”种植户徐飞蹲在田边,捧着刚挖出来的滇黄精笑得眉眼弯弯。今年是他种黄精的第6个年头,70亩地块已连续采挖一周,高产田亩产达7吨鲜货,低产田也有4吨。“就拿5亩高产田来说,亩均收入9万元,扣掉2万多元成本,净赚6到8万元!”徐飞算起丰收账格外底气足——如今黄精市场价从每公斤12元涨到13元,市场需求还旺,就连育苗都有赚头,“以前投2万元育苗,出苗能卖4万元,净赚一半。”

  不过在徐飞看来,黄精能成“摇钱树”,靠的不只是行情好,更得懂技术。“这东西得‘养’三年才达峰值,第一年长苗,第二年增重,第三年才翻倍增产。”他指着地块分享经验:选苗要精挑细选,地块得疏松透气,坡地沥水比平地更适合。他也忍不住提醒:“不少新农户盲目跟风,不懂技术就种,最后亏了本,这行可得谨慎。”

  基地里,以杨加艳为代表的务工群众,也跟着黄精产业沾了光。她们组成“采挖队”包地块干活,日均收入200元左右,“几十个人一起干,这家挖完换下家,能持续一两个月,每月工资超3000元!”杨加艳擦了擦额头的汗,望着连片的黄精满眼羡慕,“要是能跟着学技术就更好了,以后说不定自己也能种。”如今,马关县8000余亩黄精种植基地,不仅让种植户腰包鼓起来,还带动周边闲置劳动力参与育苗、定植、施肥、采挖等环节,让大家共享产业红利。

  据初步估算,今年马关县近2000亩采收黄精,总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下一步,当地相关部门还将加强技术培训,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降低种植风险,同时拓展深加工链条,让滇黄精从“药材”变“食材”,从“鲜货”变“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升附加值。

  金秋时节,马关的黄精香里,飘着丰收的甜,更藏着乡村振兴的“钱”景。田间地头,种植户的笑脸、务工群众的干劲,正让“小小黄精”撑起“大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普绍光 罗孝学 范永权

责任编辑:小南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