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已至,广南县董堡乡罗瓦小学的操场上却暖意融融。一场爱心捐赠正在这里举行,孩子们接过崭新的学习用品,稚嫩的“谢谢”声此起彼伏。这份温暖的背后,是两名“零零后”驻村选调生为山里孩子点亮梦想的初心。
2024年10月,广南县纪委监委选调生何涌、王晓盛来到董堡乡罗瓦村,开启两年驻村工作。刚走出大学校园的两人,常在工作之余走进邻近的罗瓦小学,成了孩子们口中的“故事大王”——他们用生动的讲述,为孩子描绘山外的高楼大厦、大学图书馆、奇幻科技与辽阔草原。
“山外都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呢?”每次交流,孩子们总围着两人追问不停。罗瓦村委会距县城不足40公里,崎岖山路却成了孩子看世界的阻隔,不少人从未进过城;学校261名学生中,50%是留守儿童,对山外的认知多来自书本。校长李永江的期盼,让何涌、王晓盛主动当起“编外教师”,立志为孩子打开一扇望向外界的窗。

得知孩子们缺少学习用品,两人决定各自拿出8000元选调生为民服务经费,采购书包、文具等物资。捐赠仪式上,王晓盛鼓励孩子们:“要靠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去看更广阔的世界。”三年级学生杨斌是留守儿童,拿到新书包后立刻装满书本,他拉着王晓盛的手说:“这是我今年最好的礼物!”从前,杨斌的梦想是长大后跟父母外出打工,如今却改口:“我要像你一样,好好读书,去山外做有意义的事。”
“和孩子交朋友、讲山外故事,只是筑梦的开始。”王晓盛说,未来还想为孩子多做实事,让每个娃都能带着梦想走出大山。深秋的罗瓦河依旧潺潺流淌,而罗瓦小学的教室里,梦想的种子已悄然扎根——两名年轻选调生用真诚点亮童心,也让孩子们坚信:无论身在何处,每一个梦想都值得发光。
云南网记者 黄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