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砚山智卉园艺有限公司的蝴蝶兰种植基地,温室大棚内生机盎然。白色“星月”、粉色“薇珊”、玫红“大辣椒”等39个品种的蝴蝶兰,在整齐的种植架上竞相绽放,形似振翅的蝴蝶,将大棚装点成绚丽的“花卉秘境”。这家依托蝴蝶兰产业发展的企业,不仅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我们培育的蝴蝶兰有39个品种,销售以出口为主,批发零售为辅。”公司生产负责人王崇运介绍,海关统计数据显示,该公司蝴蝶兰出口份额已占全国蝴蝶兰出口总量的45%。凭借稳定的品质与丰富的品种,其产品出口版图不断扩大,现已远销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等多个国家,在国际花卉市场打响了“砚山品牌”。



产业发展的同时,企业不忘反哺地方。“家就在阿猛石吖口村,走路20分钟就能到基地,早上上班、晚上回家,既能照顾老人孩子,每月还能拿稳定工资,日子过得踏实。”村民吴朝莲的话,道出了当地务工者的心声。目前,公司固定用工8人,每到业务繁忙时,还会吸纳约10名周边村民做临时工,让大家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增加收入。




谈及未来规划,王崇运表示,公司计划在2026年将国外出口份额提升至200万单位左右,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如今,砚山智卉园艺以蝴蝶兰产业为核心,既在国际市场闯出了一片天,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更给乡村地区通过特色产业实现增收致富,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云南网记者 黄鹏 通讯员 杨朝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