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南种下100亩鸡枞菌

技术人员指导种植。

人工鸡枞
鸡枞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菌中之王”的美誉。然而,其每年仅在夏季短暂上市,产量不稳、价格高昂,这一美味能否实现人工种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日,在广南县莲城镇一处名为“老节”的山坡上,这个设想正成为现实。云南菌之纵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鲁之刚在林间手把手地指导种植团队:“打这个孔为什么要选择倾斜45度角?主要是预防下雨时积水。”从机器打孔、摆放蚁食,到蚁巢放置、覆土盖膜,每一个步骤都讲究科学规范,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蚁巢成活率。
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成功模拟并建立了鸡枞菌与白蚁的天然共生体系。公司技术人员龙秋杏详细介绍:“鸡枞菌种和白蚁蚁种均采集自野外。我们首先在实验室培养出直径约1厘米的小菌圃,然后移栽到野外。通过白蚁的自然繁殖,待蚁巢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长出鸡枞。”据她介绍,正常情况下,种下后第三年即可见收成;若蚁巢发展迅速,第二年便能收获一至两朵,此后每年都会稳定产出。
具体的种植过程颇为考究,先用机器向地下打入约1米深的倾斜洞穴,投入白蚁专属“食材”,再放入实验室培育的蚁巢,最后覆土盖膜,形成一个“鸡枞菌土包”。为实时监测白蚁活动,技术人员会在起垄后放置玉米芯。“玉米芯芯体柔软、糖分高,能吸引白蚁采食,方便我们检查其成活率。”龙秋杏补充道。
据了解,此次在林下规模化人工种植100亩鸡枞菌,在广南县尚属首次。云南三棵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农仕猛对此信心满满:“我们计划每亩种植33窝,100亩共3300窝。预计到2028年,鸡枞菌将迎来大规模产出。”
作为一项新兴农业产业,人工培育鸡枞菌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显著,对促进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云南菌之纵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广南县乡村产业振兴持续注入新的活力。(胡俊 黄国旭)


